圖/台灣牛樟影像博物館

牛樟芝是什麼? 
牛樟芝(Taiwanofungus camphoratusAntrodia camphorata)簡稱樟芝,又稱為牛樟菇、樟菇等,為台灣特有種,有「森林紅寶石」的美譽。牛樟芝最早源自於原住民文化,傳聞有解酒和治療食物中毒功效,被原住民視為祖傳秘方的神藥, 1987年台大藥學系始進行天然成分研究,直至1995 年才被生物界發表竟是個新種,2004年台中科博館更改為世界新屬,也逐漸有各種學術研究,以證實其效用,使得牛樟芝聲名大噪。
 
牛樟芝有哪些營養成分?
牛樟芝經化學成分研究發現其含有三萜類化合物、多醣體(如葡聚醣)、超氧歧化酵素、腺苷、蛋白質(含免疫蛋白)、維生素類(如維生素 B、菸鹼酸、麥角醇類)、微量元素(如鈣、磷、鍺、鐵)、核酸、凝集素、氨基酸、木質素、樟芝酸等。主要活性成分為三萜類化合物和多糖體(β-D葡聚糖)。
 
 
牛樟芝栽培方式比較
 
  野生牛樟芝 牛樟段木栽培 固態培養 液體發酵
 
培養時間 2-5年 1-3年 120天 7-14天
培養方式 天然生長,寄生於牛樟樹幹腐朽空心內壁或枯死伏倒之牛樟木陰暗潮濕之表面 椴木殖菌栽培,並加以培養繁殖 牛樟芝菌種以太空包進行菌絲體培養 以發酵槽進行菌種液體發酵,以收取菌絲體
優點 活性成分完整 其子實體活性成分含量可與野生部分相同
  • 能獲得與野生牛樟芝三萜類相似的成分
  • 培養時間比椴木培育相對較短
  • 成分以多醣體為主
  • 培養時間最短、成本低
缺點
  • 違法 [註1]
  • 生長期長,易有雜菌汙染
  • 椴木來源無法確認合法性
  • 培養環境會影響活性成分多寡
三萜類成分依照培養基的內容會有所不同 幾乎無法取得三萜類成分
 
[1]牛樟樹分佈於台灣山區海拔450  2000公尺山林區內,因為過度的砍伐,如今野生牛樟樹的數量已非常少,已被政府列為一級國寶級保育樹種。


牛樟芝子實體 V.S. 牛樟芝菌絲體
 
  牛樟芝子實體 (固態培養) 牛樟芝菌絲體 (液體發酵)